來源/采訪對象供圖(下同)
新民晚報訊(記者張鈺蕓)阿拉斯加鱈魚、新西蘭牛排、俄羅斯冰淇凌……進博會上的海外美食讓人垂涎欲滴,如果把它們變成“上海味道”,又是一種怎樣的風味?昨天中午,食品及農產品展區的8.1館迎來一場“世界食材·上海味道”的盛宴,光明食品集團的“全球食品集成分銷平臺”展區齊聚名廚和買手,用跨國美味縮短全球食材和中國餐桌的距離。
2019“上海味道”美食地圖及嗨100餐廳年度榜單已在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前推出。為了服務因進博會而匯聚上海的全球客商,以一個“規范”、一張“美食地圖”向來賓推薦一套“美食名單”。這套名單關注全球食材和本地品牌的“混搭”,讓世界食材服務上海味道,建立適合中國口味的美食指南。
那么品種*豐富的全球食材在哪里呢?一定是在進博會。因此“上海味道”美食地圖走進第二屆進博會,邀請2019年度上海味道“年度品鑒大師”——中國烹飪大師劉洪在進博會現場展現兩道西式料理。食材選取新西蘭牛肉與進口鱈魚,用原料來自意大利的金海獅橄欖油進行調制,在大師的操作下,短短二十分鐘內,香煎牛排、香煎鱈魚就濃香出爐了。
業內人士表示,上海餐飲業的發展歷史上,歷來以海納百川為特點,才能始終充滿活力。此次“世界食材·上海味道”的精髓,加強了海外餐飲文化交流。上海食材老字號與海外商會、海外優秀主廚、餐飲企業攜手,以更開放的心態和舉措,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大,把全球共享的機制做實,進一步推動全球食材、餐飲文化交流,讓上海味道走向全國、走向世界。
免責聲明: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,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。